厦门那些有趣的老街大盘点
导语 厦门那些有趣的老街有什么?厦门那些有趣的老街有哪些?厦门本地宝为您带来厦门那些有趣的老街大盘点的相关信息。
厦门老街之“最”
厦门最好的灶:文灶(旧名麻灶)厦门话请读麻灶不读文灶,普通话请读文灶不要读麻灶
厦门最大的脚:大井脚(大井脚巷)
厦门最大的鸡市:卖鸡巷(中山路-水仙路支巷)
厦门最好的店:祥店
厦门最危险的河:关刀河巷(在厦港)
厦门最香的巷:配料馆巷(在厦港)
厦门最香的路:妙香路
厦门吃不尽地方:出米岩巷(已拆)
厦门最亮的巷:光彩街
厦门最暗的巷:暗迷巷
厦门的前线巷:先锋营巷
厦门最熟的肉:熟肉巷
厦门最奇特的岛:浮屿(思北的俗称)
厦门巷子之最:九条巷
厦门水源:担水巷
厦门产铁的地方:打铁街
厦门宝贝最多的地方:典宝街
厦门水产最多的地方:鱼行仔口巷
厦门武林好汉最多的地方:武当分巷
厦门美女最多的地方:美仁(人)宮
厦门最大胆的小孩住的地方:顶大人巷(好像拆了)
厦门老街“故事”
曾厝垵
曾厝垵依山傍水,景色幽绝。荔枝山上"一线洞天"及有"厦门小桃源"之称的玉泉洞,俱本岛名胜。东面"港口村",别名"曾里",系海澄月港商船之泊地。
明时,海澄开往海外船舶,需至厦门查验,停靠于曾厝垵避风候讯。方言"沃"指泊船海湾,"湾"指舟楫出入港口,曾厝垵又称"曾家沃"、"曾厝湾",缘盖于此。
曾厝垵居厦门港要冲,清代设水师驻守。
担水巷
鹭江道担水巷,首尾300余米,巷口紧邻码头.早年厦门由于是海岛,缺淡水,市民用水,多靠水船卖水,时人称"船仔水",来自石码、后江埭、水鸡腿、牛家村等地。因水缺,理发店理发不洗头;逢雨,千家万户屋檐下、天井里,大缸小盆接水储用.遇水船靠岸,常有穷人手捧竹筒向水贩哀求讨水,富户则雇苦力至码头担水,市民更成群结队肩挑水桶至此买水。因进出均经此巷,巷内居民多靠担水、卖水为生.1926年,岛内华侨筹资200万银元筑建自来水厂。卖水虽绝,巷名独留。
文灶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文灶属"吴豪保",因盛种油麻,名"麻庄",一名"麻灶".因方言中"麻"、"鳗"谐音,"鳗"乃贬称不务正业之徒,故雅称"文灶"。
是处有古刹万寿岩寺,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俗名"山边岩",此寺隐伏于绿荫蔽天松林中,一株古松高耸人云,宛如宝伞张盖,风过松声如涛,古有"万寿松声"美名,为厦门"大八景"一胜。
文灶乃城郊交通要衢,昔"后埭溪",为文灶与吴村分界线,溪上筑桥通行人车马。本世纪20年代,溪床填筑为"后棣溪路",即厦禾公路一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