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有哪些景点组成?
导语 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有哪些景点组成?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包括哪些景点?厦门本地宝为您带来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有哪些景点组成的相关信息。
问: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有哪些景点组成?
答:陈嘉庚纪念胜地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由鳌园、陈嘉庚先生故居、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归来堂、归来园和嘉庚公园等主要景点组成。
鳌园
鳌园由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陵墓组成,位于集美学村东南海滨。那里原先是一孤屿,上有鳌头宫(又名天妃宫),早已毁于日寇炮火。陈嘉庚在这座小宫庙的废址上填海筑堤,造地8890平方米,形成了半岛,历时10年(1951-1961),刻意营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风景点——鳖园。鳌园总面积1万平方米,布局奇巧,在平面图上呈汉字繁体“图”字形。进入鳌园穿过一条长廊引道便是集美解放纪念碑,即“图”中的“回”字;陈嘉庚墓前有一个拜亭,是“图”中的“口”字;纪念碑与陵墓之间有一幅呈“~”形的石屏,好像“图”中的一横;陈嘉庚墓宛如一横上的一点;鳌园四周的石碑则是“图”的外围“口”。
陈嘉庚先生故居
陈嘉庚先生故居是一幢淡灰色的两层欧式小楼,建于1918年。陈嘉庚和胞弟陈敬贤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在这小楼里,集美师生与村民称陈嘉庚兄弟为“校主”和“二校主”,把这小楼叫“校主厝”。1938年厦门沦陷后,集美校舍和民宅大多毁于日寇的狂轰滥炸。抗战胜利后多半没有能够修复。1950年陈嘉庚回国定居集美,出资并主持集美学村的大规模重建和扩建工程,包括学校校舍。公共设施和居民住宅,只有他的旧宅“校主厝”,依然残垣断壁、瓦砾杂草,没有修复。直到1955年人民政府拨款按照原貌重新修复后,1957年底他才从航海学校校舍(原校董厝)搬进去住,但196l年便因病去上海、北京治疗,从此而永远离开。
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纪念馆属社会历史类名人纪念馆,将成为陈嘉庚文物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终身教育课堂和文化休闲设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推进厦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陈嘉庚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两个:第一至第三展厅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第四展厅为《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
归来堂
归来堂在故居正前方嘉庚路南侧,建于1962年。陈嘉庚生前曾有过建归来堂的计划,用途是方便海外亲人回故里时歇宿和祭祖。他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指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归来堂是单层建筑,由大厅、拜堂、内院、回廊和厢房组成,总面积1000平方米。拜堂内有一块“归来堂记”石碑,碑文是陈培锟应陈嘉庚之约于1960年9月撰稿并书写的。碑文说明了陈嘉庚建归来堂的用意是要子孙后代勿忘故国,大意是:陈嘉庚侨居海外数十年,一家数十口,如果建归来堂是给自己“娱老”,享受天伦之乐,“则骨肉犹隔重洋”,不可能;如果是为了留给子孙作遗产,“则堂奥难容生聚”,太小了;归来堂只建成一座小宗祠那样的规模,因为它“重于承先启后,而示以海外后人,惟父母之邦,当数典勿忘”。
归来园
归来园建于1983年,是归来堂的前庭。石板地面宽广平坦,盆栽、翠柏、灯柱对称成行。在这宁静而充满活力、舒展而不空荡的开放式庭园里,矗立着陈嘉庚的等身铜像。他左手拿着礼帽,右手握着手杖,面带笑容地望着远方,神采英拔、自信而慈祥。这是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教授的成功之作。铜像背后有一面大石屏,镶嵌着毛主席对陈嘉庚一生功绩所概括的金灿灿的8个大字:“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嘉庚公园
嘉庚公园位于鳌园的西面,与鳌园连成一体,园址为陈嘉庚先生于1955年向村民所购,原计划建成小公园。为隆重纪念陈嘉庚先生,完成嘉庚先生夙愿,1992年,集美学校委员将其建成嘉庚公园。该园在1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竣工开放。该园占地3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按照传统园林布局,具有嘉庚建筑风格,亭台楼榭,飞檐长廊,小桥流水,绿荫蔽地,融纪念性、艺术性和游乐性于一体,与鳌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如需了解更多厦门陈嘉庚纪念胜地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厦门陈嘉庚纪念胜地】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