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中国唱片博物馆有哪些藏品?附精品唱片介绍
导语 鼓浪屿唱片博物馆的藏品有曾侯乙编钟原声唱片《千古绝响》、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彩胶唱片、孙中山先生的录音.....更多唱片介绍见正文。
鼓浪屿中国唱片博物馆有哪些藏品?
➤馆藏精品:
曾侯乙编钟原声唱片《千古绝响》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它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为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
▲气势恢宏的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千古绝响》是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唯一一次用真品演奏的音像资料,堪称旷世本,当时在录制的时候,工作人员先是在复制品上整整排练了三天三夜,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在真品上进行演奏录制。
我馆展示的实体唱片:曾侯乙编钟《千古绝响》 密纹唱片 DLH-230 CCD-88/0028
▲展厅摆放位置
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彩胶唱片
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这张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彩胶唱片是弥足珍贵的,这张唱片是大陆第一张彩胶唱片限量版,全球限量399张。
▲收藏编号
它有着相当强大的防伪认证系统,独立编码(四码合一)
▲四码合一
同时还有着梅兰芳先生的儿子京剧大师梅葆玖的亲笔签名
▲亲笔签名
整张唱片的曲目共有十首:
A面有: 1、廉锦枫 2、天女散花 3、宇宙峰 4、醉酒 5、霸王别姬
B面有: 1、游龙戏凤 2、俊袭人 3、刺汤 4、凤还巢 5、生死恨
▲曲目信息
梅兰芳先生演绎了京剧的灵魂,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五花洞
《四五花洞》原叫“五花洞”,本是出神怪剧。剧情是宋代, 武大郎与潘金莲夫妻俩因年月不好,离家去寻兄弟武松,走到半道儿上五毒精幻化潘金莲、武大郎, 以假乱真,至阳谷县胡大炮处诉苦, 难断真假, 上诉至包拯处, 包拯请来张天师, 方降伏众妖。
▲重新拍摄的影像资料
1931年 6月,上海闻人杜月笙的杜氏词堂落成,全国京剧名伶云集上海,其中四大名旦加雪艳琴、高庆奎、金少山合演的《五花洞》是杜祠堂会最精彩的节目。堂会结束后,长城唱片公司灵机一动,打算请四大名旦共灌《五花洞》唱片一张,与众多名伶具有深交的梅花馆主遂成关键人物。俗话说,好事多磨。只有多磨的好事,才显其珍贵难得。《五花洞》的灌制过程也是磨难重重,为剧坛平添几段趣闻轶事。
第一难是词腔的处理。该唱片直径15英寸,每面仅3分15秒, 唱西皮慢板只容纳两句。按台上唱法, 真假潘金莲各两名, 先由两人合唱一句, 再换两人接唱一句。因前后词腔均无变化,在唱片中将难分各人特长。经斟酌后,定为每人独唱一句,唱词各异,唱腔自谱。
第二难是名字之排列。梅兰芳众望所归,居首无疑,程当红极一时,可列第二,荀声誉日增,可为第三,但尚资格既老,难排最后。此事引起梨园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幸梅花馆主匠心独运,特制一轮轴形名牌,此事方休。
▲四五花洞唱片
第三难是演唱之先后。梅首先声明唱第一句,程自谓可唱第二句,尚对梅唱第一句不予计较,但称第二句应由他唱,荀则表示若唱第三四句,宁可不干,致此好事几乎告吹。梅花馆主再次斡旋。先对程说,您是饱学之士,若和梅作神龙首尾相应,将受人嘉许;又对荀说,您的噪音低柔,第二句须翻高,如有逊色,反为不美,而第三句婉转低腔,更显荀腔特色。程、荀皆允尚,便如愿以偿。以后,伴奏和丑角人选问题也经一番周折,终获圆满解决。《五花洞》遂成《四五花洞》。
稀世珍品来之不易,万事俱备后,荀、尚、梅、程自右而左,并立于收音机前,四人同声念白∶咳!这是从哪里说起…接拉过门,梅、尚、荀、程依次各唱一句,最后合唱十三咳。这样《四五花洞》之佳音终得永存。
孙中山先生的录音
拿起老式电话听筒,靠近耳边,一段带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声音渐渐传来。
“诸君,我哋大家喺中国人,我哋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顶富顶强之国家,边个唔知道呢!但是现在中国是乜嘢嘅情形呢……”“大家同心协力来救国,咁中国就可以反弱为强、转贫为富,就可以同今日之列强并驾齐驱! ”
——摘自粤语演讲录音
▲播放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电话机
这段久远而亲切的粤语演讲演讲者正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24年5月,当时孙中山正在广州白云山养病,刚刚创刊不久的上海《中国晚报》组建留声部,社长沈卓吾带着技师赶到广州,邀请孙中山录音,并发行演讲唱片,既宣讲革命学说,又扩大报纸影响。孙中山答应了请求,5月30日,孙中山在广州南堤小憩俱乐部作了演讲录音。演讲共有两个版本,一段是为了方便北方民众收听而录制的北方话版本,一段是带广东香山口音的粤语版本。
伟大领袖毛主席是这样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铁莲花》唱片
中国第一张唱片
中华老唱片已有百年历史。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张唱片是1904年录制的京剧孙菊仙唱腔《铁莲花》。
《铁莲花》又名《扫雪打碗》、《定生扫雪》、《贤良卷》,是全本《生死板》中一折。
讲述的是在宋代,刘子忠因讨债误伤人命被下狱,其弟子明知道后,代哥哥去县衙认罪,县官放了两块板,上面分写生、死字样,让兄弟俩各取一块,结果弟子明夺得死板。子忠感谢弟替死之情,抚养弟媳吴氏倒定生。子忠续妻马氏虐待定生,子忠识破后与定生另居一室。马氏又用铁莲花压死子忠,并诬定生。包拯审案真情大白,处死马氏,并用还魂棒救活了子忠兄弟。
▲铁莲花唱片
《铁莲花》唱片开辟了中国唱片文化的新纪元,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南音唱片
南音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在宋,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南管的演奏上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例如南管中主导乐器——琵琶,未随时代演进,仍保持唐时的大腹短颈,弹奏上还是用横抱拨弹。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现在,南音有深厚着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除了在闽南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南音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唱片博物馆馆珍藏有极为珍贵的南音唱片
▲1908年在鼓浪屿录制的第一张厦门南音唱片
▲1910年在鼓浪屿录制的第一张女声南音唱片
▲1910年香港绿龙标志的稀有南音唱片
➤黑胶唱片曲目
➤唱片载体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我国唱片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唱片载体开始了粗纹唱片—密纹唱片—薄膜唱片—盒带—CD唱片的变迁。1949至197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唱片厂牌。
中国唱片博物馆陈列了新中国唱片历史成就的各种“第一”,这些第一不仅述说着中国唱片事业的发展,而且通过这些唱片载体和内容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展示柜
其中包括第一张唱片《解放咱们的新中国》,
第一张立体声大密纹唱片《血手印》,
第一张中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
第一张薄膜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第一盒磁带《鸟翅》,
第一张CD《箫的世界》,
第一张HQCD《四季中国》、
第一张玻璃CD。
➤其他唱片
文中只是介绍了部分唱片,唱片博物馆内还有更多精品唱片,等着你的聆听哦。
温馨提示:微信关注【厦门本地宝】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唱片博物馆】获取中国唱片博物馆购票入口、门票优惠、开放时间、交通指南、游览攻略、最新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