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洋紫荆
导语 漫步厦门街头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开着不同颜色花朵的行道树究竟是什么?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科长魏道军统计了十种目前厦门市场上数量最多的行道树,一起来看看吧!
6、洋紫荆
洋紫荆,树下铺“花毯”;主要分布路段:湖滨北路、湖滨南路、禾祥西路、禾祥东路。
洋紫荆别称“香港兰”,是香港市花。秋冬两季,洋紫荆盛开,给厦门增添了春的妩媚。它树枝长且向外伸展,叶呈阔心形或圆形,顶端裂开,酷似羊蹄,又名“红花羊蹄甲”。花冠也貌似兰花,色泽呈深紫红,鲜艳夺目,花香清幽,花期长达半年。繁花飘落时,洋紫荆树下的道路似铺上了“小花毯”,车子停一夜,竟被装点成美丽的花车。
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适合作为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7、菩提树
菩提树,佛教“圣树”;主要分布路段:湖滨东路、莲前西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树是桑科常绿乔木,喜光、喜高温,抗污染能力强,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作行道树,又可供观赏。
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静坐7天7夜,大彻大悟,终成佛陀。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据考证,中国原来并没有菩提树,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引进的。
菩提树,佛教“圣树”;主要分布路段:湖滨东路、莲前西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树是桑科常绿乔木,喜光、喜高温,抗污染能力强,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作行道树,又可供观赏。
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静坐7天7夜,大彻大悟,终成佛陀。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据考证,中国原来并没有菩提树,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引进的。